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

三台在线

搜索

《三台故事》(二十六)鲁班湖里三件宝​一一谨以此文献给农民丰收节

    [复制链接]
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2-9-23 09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四川

马上注册,三台事早知道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|

x

鲁班湖里三件宝


一一谨以此文献给农民丰收节


作者:邹开歧

        

前些日子,我去四川省第三大人工湖一一三台县鲁班水库,进行了一次打捞。


先说清楚,我不是去捞鱼。如果我前脚跳到鲁班水库去捞鱼,只怕大家后脚马上都要来捞我!


那么,到底捞啥子?


这龙门阵应该从鲁班水库说起。


说起这鲁班水库,一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地下自然而然长出来的。而是咱们三台人,在物资最紧缺,生活最困难的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用最落后的劳动工具修成的。


那么, 为什么要修鲁班水库?这个龙门阵摆起来就长了!


大家可能还不晓得,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候,我们三台县总共只有22万亩冬水田,如果老天爷不下雨,冬水田就成了牛皮田,啥叫牛皮田?就是栽秧子没得水,种旱粮不滤水,只能长杂草。


在三台境内,虽然有涪江、凯江、郪江和梓江,因为都在沟脚底,只听说过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,没见过人往低处走,水往高处流。


我至今记得,那二年,在一年当中,可以吃四顿干饭。一是大年三十天,二是请人栽秧子、三是请人打谷子,四是七月半,请祖老先人尝鲜。


微信图片编辑_20220923084715.jpg


我们三台有首民谣 是 :  “南田北地东石头,西路没有草喂牛,十年九旱日子苦,总向老天把雨求”。


我至今记得,若遇天旱,就向老天爷祈雨,白天耍水龙,晚上就到山上用柴火烧龙背。大人耍水龙,烧龙背,我们这些小娃娃就走成一根线,在田埂上向着天上喊  :  “天老爷,快下雨,保佑娃儿吃白米。”


那二年、请人吃饭都是说“去我家喝稀饭”!


可有很多人没见识过那二年的稀饭。


当年还有不少关于稀饭的民间歌谣  :


“一吹一个泡,一喝一条槽,双手捧饭碗,犹如镜子照,你哭他也哭,你笑他也笑”。


还有听起来不太雅的,“打米一捧,渗水一桶,裤腰扯烂,膀胱胀肿”。


这都是因为咱们三台这方干渴的土地缺水造成的。


我至今记得,一位和我一起在老百姓家里喝稀糊糊的领导,私下里对我说,“我们天天都在说为人民服务,我们服务的人民,荷锄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换来的却是一日三餐稀糊糊,我这心里呀,就像用刀子在戳一样。”  


当时不觉得,现在想起来,这就叫责任感。


我记得从那以后,三台就开始了兴修水利。


一九六八年春天和夏天,我去安县塔水镇。


去干什么?去当时三台县的百里渠水利建设工地体验生活。民工实行军事化管理,那场面,那阵势,真有点像打仗一样。


所谓百里渠,就是在安县境内,引凯江上游之水,灌三台北路之田。 


紧接着,从1970年开始,三台每年出动10万民工,修人民渠、六期、七期工程,引都江堰之水,灌三台南路之田。


请大家搞清楚,都江堰在哪个踏踏,要把水引到三台来,是个什么概念?要经历多少地方。所以有人说,“三台人,生得莽,修了安县修德阳,修了德阳修中江。”


说起修人民渠,我去过工地,因为每年春节前,剧团要去水利建设工地慰向演出,必须写点反映民工生活的节目。


说到这里,我又想起了一件事。我们的人民渠,要横穿宝成铁路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。当时我同剧团的小分队在场,亲眼看到民工们在规定的时间内,紧张而有序地施工,将渠道开挖结束,再将铁轨铺上,一列从北京开过来的火车,从横穿铁路的渠道上面通过,一片欢呼声合着列车的一声长呜,让人激动得那眼泪花花硬是包不住呵。紧接着对激战白马关的民工进行慰问演出。我当时,即兴创作了一个节目,就叫《英雄大战白马关》。        


我每一次去人民渠,都看到一位领导干部,肩上挎一个帆 布包包,脚上蹬一双布鞋,行走于正在施工的渠道上。他就是时任三台县革委副主任,人民渠七期工程三台段指挥部的指挥长董晓恩。


说起这位董晓恩,又有龙门阵可摆了。


1970年8月,绵阳地区人民渠七期工程指挥部在中江县召开工程上马会议。就是这位董晓恩,针对五县共修人民渠七期工程183公里,咱们三台县就修了68公里,然而进入三台县境内只有一公里。


微信图片编辑_20220923084732.jpg


这一公里就是从中江的永安,柏树乡进入三台县幸福乡白店子就完了。三台南三区几十万亩干渴的土地,还是只有靠天吃饭。


然而,当时的县革委副主任董晓恩提出,三台要真正受益,让南三区几十万亩土地的缺水问题得到解决,必须建一座大型囤蓄水库。


董晓恩这个设想和建议,得到了当时三台县委,县革委的支持,立即进入前期准备工作。


经过几反几复甚至反来复去地勘测论证,确定了水库的建设方案。于1976年10月19日由省革委报国家计委、建委、水电部……


这个批文报送的结果如何?

要等多久,才能批得下来?

鲁班水库修得成吗?

龙门阵,慢慢摆!


怎么也没想到,10月19日,才把报告送到北京,10月28日就有了答复。这就叫“情系民生通大道”!

1977年5月24日,工程指挥部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,。


1978年开始蓄水。1982年,蓄水达到设计位。1983年12月,进行了竣工验收。


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,三台人在当年“鲁班造桥”的地方,建成了水面面积为13平方公里,可容水2.78亿立方的四川第三大人工湖一一鲁班湖。


这座由三台人在物资极度紧缺的困难年代,用原始的劳动工具修建的人工湖,不仅解决了三台南三区几十万亩干渴的土地用水之难题,而且成为三台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。


那二年鲁班水库的宾馆酒店,生意才好啊,什么卧龙山庄、固通山庄、银杏山庄,还有福鑫大酒店,真是一家赛过一家。


微信图片编辑_20220923084629.jpg


可是,好景不长。


嗨,说起来让人鼻子酸酸的、伤感情的龙门阵就不摆了……


2012年,县委,县府尽最大努力取缔了网箱养殖,还一库清水于民。


还有,鲁班湖里的三件宝必须打捞起来,留给子孙后代。


三件宝贝是什么?


捞得起来吗?


当然有龙门阵可摆。


鲁班湖里的第一件宝贝,就是大国工匠精神!


横跨两山之间,高68米,长316米的巍巍大坝。每当我看到这座大坝,耳畔就响起了开山炸石的隆隆炮声,铁锤钢錾的叮当声,拉车抬石的号子声,看到主坝,眼前就会出现民工们用原始的劳动工具,凭着一双双满是老茧的手,将41个采石场,用人工开采出来的48万立方,一般大,一个样,四方两头齐的毛条石,一块一块地,用心,用力,用智慧安砌,浇铸而成的施工场景。这座历经40多年风雨的大坝,经受住了“5,12”大地震的考验。这是享有当代鲁班称号的三台人,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传世之作。


这是老一辈三台人,用红苕萝卜填肚子,用原始的劳动工具,粗活细做,精心制作而成。


近年来,每当我看到城市里的街道和公用设施,刚刚才投入使用,不是这儿断裂,就是那儿陷塌。正如民间说的,“一年搞建修,二年搞装修,三年搞维修,四年五年不能用,干脆拆了重新修”。


我就在想,吃粗粮,用原始劳动工具的农民修的水库大坝可以管几十年,上百年,为什么有肉吃有酒喝的人,用现代化机械修的街道,公用设施却管不了几年?是不是也该给这些人天天顿顿吃红苕喝稀汤汤?说到底,就是缺失了大国工匠精神!


所以,我们必须将中华民族的大国工匠精神,从鲁班湖里捞起来,传给子孙后代!”


第二件宝贝,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。       


每当我面对鲁班水库纪念碑,看到“向鲁班水库建设者致敬”那十个刚劲有力的大字,眼前就会出现一组组鲜活的画面,来自当时的中太、富顺,新生,安居,向阳(景福)五个区的3万民工,一头担着被盖卷和劳动工具,一头担着红苕萝卜来到工地,睡简易的工棚,吃粗糙的饭食,干笨重的粗活。劳动一天,政府补贴半斤大米,两毛钱菜金,他们的报酬,就是回生产队记一个劳动日。一个劳动日是什么概念?可能很多人不了解。有的生产队一个劳动日可以达到8毛至一块,有的生产队一个劳动日只有几分钱。当时三台有那么几个生产认,劳动一天只值八分钱。就是说,鲁班水库的民工,劳动一天,活干得一样的多,一样的好,但劳动所得不一样。但是,他们没有抽吊桥,没有抱怨情绪。因为,他们把政府要办的事,看作是公家的事,把公家的事,当着是国家的事,把国家的事,当作自家的事!我认为,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。


微信图片编辑_20220923084652.jpg


说到家国情怀,更让人感动的是,2800多户搬迁户。修建鲁班水库,要淹没三个乡两个场镇,有2800多个家庭要搬迁。虽然说故土难离,但为了几十万亩干渴的土地能有水浇灌,1977年秋收过后,在三台展开了举世闻名的大搬迁。当时,搬迁户中,有一句落地有声的话,“舍小家,顾大家,我们心中有国家”。让鲁班水库建设的拆迁工作在计划时间内,顺利完成。


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,心须打捞起来发扬光大。


我觉得,现在有些人,得国家的好处越多,对国家越没得感情。有的搬迁户,以当“钉子户”为光荣。不把自已想要的要夠,就不搬。给国家建设,带来诸多困难。


这里我就说个题外话,近半年来我在乡下,无意之中碰到了当年的搬迁户,说起他们的生活,声音宏亮,底气十足。不但儿女一个个家兴业旺,孙儿孙女都在上大学,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挣大钱。前不久,在乐加乡金鸡村就见着一位当年修鲁班水库的搬迁户,不但邻里关系好,儿女事业顺,孙儿孙女个个有出息。但我无意中却听人说,那些只顾摊开双手向国家要钱的钉子户,十有八九,儿女都不怎么成器。


凡有家国情怀的拆迁户,十有八九“忠孝传家事业顺,儿女成器家庭和”,是我亲眼所见,钉子户十有八九事业不顺家不和。谁要是不信,可以看看你们身边那些钉子户!


再说,鲁班湖里第三件宝。就是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。


最先提出修鲁班水库的,是身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,为了把这件事情做成,做好,清专家设计,请技术人员勘测,是身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修建鲁班水库的前期准备工作,是身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的精心筹划和周到安排。


新中国成立以来,早在上也纪六十年代,就遵循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”!在三台农村进行水利建设。从1970年开始,每年出动10万民工,劈山修渠,逢山钻洞,过河架桥,建成了8000多公里的支干渠,打穿了497个遂洞,筑起41座横跨两山之间的渡槽。修成7座倒虹管,将都江堰之水引入三台,囤积于鲁班水库。


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: 


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,就没有今天的鲁班水库!


没有当年那一批心里牵挂着老百姓冷暖的三台县委、县革委的领导精心筹划和组织,就没有今天的鲁班水库!


没有当年那一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就没有今天的鲁班水库!


去鲁班水库,将三件宝贝打捞起来,传承给三台的后辈儿孙,是一位作家的社会责任!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,微信号:santaizxAPP【李**,191****8601】
全部回复23 显示全部楼层
開心☆就好※ 发表于 2022-9-23 09:4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广东
赞一个,谢谢分享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幸运之神 发表于 2022-9-23 12:1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顶一个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胡平 发表于 2022-9-23 12:5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丰收的喜悦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大卫 发表于 2022-9-23 13:1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酒醉的蝴蝶 发表于 2022-9-23 13:3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赞一个。来自: iPhone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2-9-23 13:5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谢谢邹师爷介绍三台的伟大工程,鲁班水库。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有山有水 发表于 2022-9-23 18:3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文章好长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沃家 发表于 2022-9-23 19:0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谢谢分享!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阳光小孩 发表于 2022-9-23 20:0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鲁班,喜欢去那边钓鱼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#